8月10日,在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工业智能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上,由自动化工程系丁旭东、袁芬两位老师精心指导,2024级学生骆承宇、徐浩然组成的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创新能力和稳定的临场发挥,历经近两个月的激烈角逐,从初赛、决赛中脱颖而出,最终一举斩获大赛最高荣誉——金牌(特等奖)。
中国工业智能挑战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高水平赛事,旨在推动工业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本届赛事吸引了全国338所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台竞技,竞争异常激烈。
此次夺冠是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第三次问鼎金牌(特等奖),不仅再次彰显了我校在自动化、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与“硬实力”,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师生在实践创新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强大竞争力。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参赛师生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对专业竞赛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本次总决赛聚焦工业智能核心能力考核,要求选手在基于Ethernet的工业DCS系统网络架构下的网络搭建、伺服运动控制、数据交互与监控、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的编程及调试能力,以及对物联网平台的理解与应用。评审由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7位专家组成,从项目创建、功能实现、创新特色、成果展示等维度严格打分。
我校团队备战期间打破常规,针对任务书附加项创新升级技术方案。他们将PhaseManager从设备状态机扩展为全系统相位调度核心,建立跨模块层级化状态迁移与资源仲裁机制,实现毫秒级全局一致性;设计的自定义功能块并非传统的 I/O 逻辑封装,而是基于 Studio 5000 AOI 的面向对象生产单元实例,内部嵌入有限状态机调度引擎,具备异常自诊断、参数自整定等功能,还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实现可视化与远程优化。这种“标准化建模、模块化封装、层级化调度”的创新思路,获专家一致认可。
连续在该赛事中摘得桂冠,是对我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肯定。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而不懈奋斗。
供稿:袁芬
编辑:韦玉龙
审核:杨军、周笛